中国南海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研究成果>时 评

为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中国力量 —“海洋合作与治理论坛”新闻发布会上的开场发言

2021-11-03 19:51:50       来源:中国南海研究院

中国南海研究院创始院长 吴士存

2021年11月3日,北京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大家来参加“海洋合作与治理论坛”发布会。出席今天活动的有各涉海部门的代表和同事们,有部分国家驻华外交机构的代表,还有中外媒体代表,欢迎大家。


今天的活动,主要目的是向各位介绍即将在海南三亚举办的一个重要的涉海论坛。


2021年11月9日至10日,中国南海研究院、中国-东南亚南海研究中心和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将在三亚联合举办2021年“海洋合作与治理论坛”(The Symposium on Global Maritime Cooperation and Ocean Governance 2021,下称“论坛”)国际学术会议。去年11月,我院在海口已经成功举办了首届“海洋合作与治理论坛”。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位专家学者、国际组织代表、涉海管理部门官员和驻华外交官等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参加了首届论坛。本届论坛将在首届论坛成果的基础上扩大会议规模、增加热点议题,三亚主会场规模预计达到250-300人,与会者包括前政要及国际组织代表、涉海管理部门官员、智库学者及外国驻华使领馆代表等。“线上”“线下”总规模预计将达到800人。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将在开幕式上发表视频演讲,外交部部长助理吴江浩将在三亚主会场发表主旨演讲。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兼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将发表视频致辞。参会代表届时将围绕“全球海洋治理的机遇与挑战”“构建南海安全秩序”“南海海洋治理实践”“国际海洋法前沿问题研究”“疫情影响下的国际海事安全合作”“北冰洋海洋治理实践”“蓝色经济和海洋可持续发展”等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


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共同家园,但随着人类海洋活动无度增长,全球海洋所面临的威胁和灾难日趋严峻。受非法捕鱼、海水酸化、气候变暖、资源过度开发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全球海洋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威胁从未像今天这样严峻过。


首先,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洋生物面临威胁和海平面上升。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21年8月9日发布报告指出,除非未来几十年内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否则全球变暖幅度在21世纪将超过1.5℃和2℃。而科学研究显示,当全球升温1.5℃时,珊瑚礁将减少70%至90%,而当全球升温2℃时,几乎所有(多于99%)的珊瑚礁都将消失。10月5日联合国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09年至2018年间,海洋温度的持续上升已导致全球14%的珊瑚礁遭到破坏——比澳大利亚珊瑚礁的总面积还多。另外,据测算,1900年以来,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了约20厘米,并且上升的速度正在不断加快,每年的上升速度达到3毫米。海平面上升致使越来越多的岛国和沿海居民可能面临家毁人亡的灭顶之灾。


其次,渔业资源过度捕捞对海洋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加速显现。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世界上已有30%的鱼类种群被过度捕捞,超过50%被充分捕捞。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2021年2月刊文称,在1970年至2018年间,过度捕捞活动已导致海洋鲨鱼等鱼类数量减少了至少71%,部分海洋物种面临“种族灭绝”的危机。过度捕捞不仅导致渔业资源衰竭、部分鱼类濒临灭绝、海洋生态系统恶化和海洋生物多样性衰退,还影响了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给人类的食物链和全球经济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第三,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忽视的海洋塑料垃圾污染正成为海洋可持续发展不得不正视的紧迫问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今年10月21日最新发布的《从污染到解决方案:对海洋垃圾和塑料污染的全球评估》报告强调,塑料占海洋垃圾的85%,并警告说,到2040年,流入海洋的塑料污染量将增加近三倍,每年增加2300-3700万吨。这意味着全球每米海岸线大约有50公斤塑料。因此,所有海洋生物——从浮游生物,贝类,鸟类,到海龟和哺乳动物——都将面临着中毒、行为障碍、饥饿和窒息的严重风险。


除此之外,海水酸化、海上溢油、海水富营养化等海洋问题也层出不穷,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挑战。


640 (8).jpg


就海洋治理体系而言,当前国家间围绕海洋划界、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海上航道使用等产生的矛盾和纠纷更是严重危害全球海洋秩序。大国战略博弈、地缘政治竞争等导致国家间合作愈发困难。


一方面,海洋争端、地缘政治竞争等挑战在南海、北极等一些地区愈发凸显。其中,因牵涉政治、历史、法律、国民感情等复杂因素,南海争议一时难解。美国等域外国家在南海不断增强的军事存在使得本地区海洋安全形势面临自冷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


另一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以联合国为中心,由《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国际海底管理局、大陆架界限委员会等公约及机构组成的多边全球海洋治理体系,不仅难以适应全球海洋治理的需要,同时还受到了单边主义、逆全球化思潮的冲击。


“人类如何与海洋和谐共生”“人类在海洋领域如何合作”,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2019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观、“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为世界各国应对共同挑战,维护并完善以多边主义为基础的全球海洋治理体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路径。此外,地中海、波罗的海、北海等国家和地区在海洋治理领域的成功实践,也为人们探索全球和区域海洋治理新路径,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了宝贵经验与启示。


海洋孕育了人类和人类文明,海洋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和资源宝库。开展全球性和区域性的海洋治理与合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全人类共同事业。我们希望“海洋治理与合作论坛”能够为促进这一事业的发展做出有益的贡献。


第一,“论坛”旨在建立一个关注全球海洋问题、探讨海洋治理、推动国际海洋合作的平台。该平台将打破国家、地区及不同专业间的界限,致力于推动学术层面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关注和关心全球海洋事业的各国家、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开展海洋科研、海洋环保、海洋立法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第二,“论坛”尝试提供一个载体,吸引和凝聚能够坦诚交流、分享经验、贡献智慧的专家学者群体,共同打造促进全球和区域海洋合作的“学术共同体”,探讨更加公平有效、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全球治理方案,探索建立在多边主义和全球主义基础上的海洋治理路径。向全球海洋治理和合作发出南海地区国家的响亮声音,为全球海洋治理提供“南海经验”和“南海方案”。


第三,“论坛”旨在促进国际社会重拾对全球海洋治理合作的信心。全球治理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但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出于对新冠肺炎抗疫国际合作的失望,“全球治理失败论”在世界范围内开始抬头。我们希望通过本论坛的持续运作,凝聚区域内外各国和社会各界的力量,促进国际社会重建对开展全球性、区域性海洋治理合作的信心。


第四,“论坛”也旨在对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14”(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和海洋资源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做出特殊贡献。


“海洋合作与治理论坛”将在三亚设立主会场,并将面向国内外学者开放网络会议平台入口。大家可以通过中国南海研究院的中英文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以及中国-东南亚南海研究中心和中美研究中心的官方网站了解相关信息。


再次感谢各位出席今天的活动,期待与大家不久在三亚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