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信息中心

美媒:金砖“成色”吸引更多中等强国

2025-07-18 10:03:51       来源:参考消息

美国外交学者网站7月11日发表题为《印尼、越南以及金砖问题》的文章,作者是伊丝蒂·玛尔塔·苏克玛。全文摘编如下:

大国竞争重现世间,正在考验东南亚国家一直以来的不结盟传统。对于印度尼西亚和越南这两个历来与各大国保持等距离交往的国家来说,全球秩序调整的新动向正在创造新的压力和机遇。唐纳德·特朗普再次担任美国总统加剧了印太地区的局势动荡。与此同时,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作用越来越大,正在促使本地区中等强国做出调整,寻找针对西方主导架构的替代品。

2025年6月,越南获得了金砖伙伴国地位,与印尼、马来西亚和泰国一道加深与金砖机制的联系。另一方面,印尼在2025年1月被正式接纳为金砖成员国,彰显印尼在全球治理中提升话语权的雄心壮志。这些动向引出一个重要问题:诸如越南和印尼这样的中等强国能否在更明显地靠拢新兴机制的同时保持战略灵活性?

由于受到后殖民时代斗争的影响和对于被卷入大国关系持怀疑态度,越南和印尼都有奉行不结盟外交政策的传统。但如今,战略模糊越来越难以维持。两国都在谨慎应对以技术经济竞争、制裁机制和竞争性基础设施融资为特点的地缘政治格局。

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再次推动全球供应链与中国脱钩。在这一方针下,东南亚既成了受益方,也成为受压点。越南尤其感受到压力。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已经要求越南大幅减少对中国工业品的依赖,这对于一个与中国深度融合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而言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近日,特朗普宣布了全面贸易措施:对所有越南输美商品征收20%关税,对来自第三国的转运商品征收40%关税。尽管协议具体内容尚不明晰,但有分析师指出,这项政策针对的是原产于中国的零部件,这些零部件是越南制造业的支柱。

对印尼来说,上述变动正好与领导层变更同步发生。印尼总统普拉博沃·苏比延多采取了更积极的外交政策,其特点包括高调的外交访问、象征性姿态和一些观察人士眼中的寻求提高自身地位的行为。印尼决定成为正式的金砖成员国,就足以说明其有意提升全球形象,但不会采取二选一的结盟策略。

越南接触金砖机制同样有其考量。

与印尼不同,越南选择了金砖伙伴国的身份,没有成为正式成员国。这很可能表明越南希望保持战略平衡。一边是与中国深厚的经济联系,另一边是与美国、日本和印度日益发展的安全和贸易伙伴关系。“竹子外交”依然是越南外交政策的核心,象征着灵活性和韧性。

然而,越南的选择越来越受到外部冲击的制约。贸易壁垒、技术分歧和不同的监管标准导致两边下注越来越困难。通过加入金砖机制,越南表明其支持建立一种不要求在美国和中国之间选边站队的多极秩序。

印尼和越南都没有把金砖机制当成一个意识形态集团,而是视为自己作为中等强国发出更大声音的平台。印尼长期以来的抱负是在不卷入大国对抗的情况下发挥更大的全球影响力。对印尼来说,成为金砖成员国就成了实现这一抱负的里程碑步骤。长期以来,印尼外交政策一直遵循这样一句格言:“一千个朋友嫌少,一个敌人嫌多。”从这个意义上讲,金砖机制为印尼寻求多边主义改革提供了务实平台,尤其是改革那些被认为倾向于全球北方国家的机构。

越南的做法更为谨慎,但同样具有战略意义。作为金砖伙伴国,越南得以参与金砖框架下的基础设施、投资以及气候合作,同时保持了政策灵活性。越南与金砖机制的合作也符合越南的数字及绿色发展战略。

对越南和印尼来说,金砖机制不仅仅带来了声望。金砖机制为网络安全、数字治理、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的投资与合作带来了机遇。金砖国家如果能够超越空谈,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就有可能成为变革全球南方经济体的力量。

随着经济碎片化程度加深和全球治理引发更多争议,印尼和越南的抉择将在整个印太地区引发共鸣。金砖机制如果成为真正服务于中等强国的工具,就可能有助于形成新的、更具包容性的国际交往模式。